被點名的企業為Suirui International,該公司於2020年初收購了總部位於加州、專門生產視訊顯示與控制系統的Jupiter Systems。
Jupiter的技術產品廣泛應用於軍事、能源設施與國家級指揮中心等敏感場景。
根據美方聲明,此項收購被判定存在嚴重的國家安全風險。
財政部指出,儘管交易已完成,美國總統川普已根據CFIUS建議重新介入,簽署總統令要求Suirui International在120天內撤資,將Jupiter出售給未受中國法律約束的實體,以防止關鍵技術落入中國政府可能掌控的企業手中。
美方指出,Suirui雖名義上為雲端通訊公司,但實際上屬於總部設於北京的隨銳集團,其經營與監管框架受中國網信辦與相關部門控制。
因此,美國政府認為此項交易將導致中國政府有機會接觸到可能危及美國基礎設施安全的技術細節。
中國駐美大使館對此拒絕評論。
儘管此交易早在2020年完成,川普政府在2025年回歸白宮後重新介入,反映出他在對華政策上的一貫強硬立場。
川普此番操作,除了再次喚起「中國技術威脅論」的輿論關注外,更意圖透過具體行動鞏固「經濟主權優先」的施政風格。
他深知,透過剝離中國資本對美國高科技企業的掌控,能提升其對選民的吸引力,並重新建立對傳統製造與軍事科技產業的美國控制權。
同時,這也可能為他重建對美國科技供應鏈自主性的承諾提供操作空間,並為擴大「中國實體清單」與加強對海外投資審查提供正當性依據。
此案對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市場雖非直接衝擊,但卻揭示出兩個重要訊號。
第一,美國政府將持續對一切涉足國安相關應用的技術型企業實施高標準審查,未來不排除將AI、區塊鏈、量子計算等納入「敏感技術」範疇,一旦涉及中國背景資本,將面臨類似撤資壓力。
第二,川普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排斥也可能進一步推動美國本土區塊鏈基礎設施的扶植,例如加快本地節點建設、限制外資資安公司參與核心協議或支付基礎層。
市場分析認為,若此政策方向延伸至區塊鏈行業,美國有可能進一步區分「可信鏈」與「不可信鏈」,並以地緣政治作為加密應用的準入標準,影響交易所、錢包、穩定幣與DeFi項目的合規風險評估。
從Suirui案可以看出,美國正以國家安全為名,全面推進對中國科技資本的清場。
川普政府此舉一方面重申了其「科技去中化」政策主軸,另一方面也可能為美國本土區塊鏈項目打開政策空間。
在全球鏈上治理逐漸與主權競爭重疊的當下,「可被信任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將成為下一波國際競爭的新焦點,而這正是川普希望掌握的政治與經濟槓桿。
2025年下半年,關於「加密貨幣千倍潛力」的討論從未如此火熱。 隨著RWA(實體資產代幣化)的進展,以及迷因幣 […]
當監管與市場發展走向交會點,加密金融的版圖便出現新的轉折。 2025年7月,蚂蚁集团旗下的國際部門蚂蚁国际宣布 […]
2025年7月1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再度針對加密與傳統金融交會的新興領域釋出關鍵聲明。 被稱為「 […]
比特幣再創新高,下一個爆點在哪?Bitcoin Hyper($HYPER)預售引爆資金關注,Layer 2 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