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在2025年第一季意外出現萎縮,這是過去三年來首度錄得負增長。與此同時,就業市場放緩跡象也開始浮現,新增職位不如預期,失業率微幅上升,顯示經濟成長動能正在減弱。這一系列數據讓市場對「停滯性通膨」擔憂升溫——物價持續上漲,但經濟增長停滯,這種困境對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市場都是挑戰。
這種宏觀經濟背景不僅導致美股近期出現震盪,也讓包括比特幣在內風險資產一度承壓。不過,市場參與者焦點很快從「經濟放緩」轉向「政策應對」。隨著數據顯示經濟失速,聯準會可能不得不提前啟動降息循環,甚至加快步伐,以避免經濟陷入更嚴重衰退。
對傳統市場而言,降息往往有助於壓低借貸成本、刺激消費與投資。而對比特幣等數位資產而言,降息象徵意義更大:它代表貨幣供應潛在寬鬆,進一步削弱法幣購買力。對於愈來愈多尋求避險及增值投資者而言,比特幣成為對抗貨幣貶值首選資產。
2020至2021年間牛市歷史提供了有力參考。當時聯準會實施零利率與量化寬鬆政策,比特幣從不足1萬美元飆升至6萬美元以上。如今,隨著貨幣政策再度轉向寬鬆,許多分析師認為類似資金流向可能重演。摩根大通、渣打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近期更新報告中,均提及比特幣在降息週期中潛力,甚至有機構將2025年底目標價上修至15萬美元。
除了宏觀政策利好,比特幣市場結構也正逐步改善。區塊鏈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HODLers)比率仍處於高位,顯示投資者信心穩固。此外,交易所比特幣供應量持續下降,反映出市場拋壓有限。這種供需失衡,正為下一輪價格上漲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比特幣現貨ETF資金淨流入在最近數週穩步增加,顯示傳統機構投資者正在利用價格調整機會布局。貝萊德、富達等資產管理巨頭參與,使比特幣不再只是散戶與科技圈投機工具,而是被納入主流資產配置策略。
美國經濟放緩與就業市場降溫,固然引發市場短期不安,但從資產配置角度看,這也為比特幣等非傳統資產創造了新機遇。聯準會可能降息動作,不僅可能推動風險資產普遍反彈,更可能強化比特幣作為抗通脹與避險工具角色。
面對2025年複雜經濟環境,投資者不僅需關注數據本身,更要洞察政策趨勢與資金流向。比特幣正處於一個有望突破新起點,而那些理解宏觀脈動、提早布局人,或將成為下一輪數位資產繁榮贏家。
香港资深传媒工作者,週刊总编辑,新闻和财经分析师,专栏作家。 在香港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并从事香港多家大型传媒的管理层,包括華僑日報、东周刊等。最长工作时间是在香港传媒工作,并任职高层管理层,长期对新闻、财经有深入研究,并指导编辑部工作,所从事的新闻报导,曾经长期占据香港传媒收视第一位,报导也经常引起中国和香港关注,在香港传媒界人脉甚广,也在财经界有大量关系。
目前对加密新闻和WEB 3发展产生浓厚兴趣并致力研究,香港政府将大力发展香港成为亚洲加密货币中心,确信中国有更多投资者会经香港投资加密货币市场,加密货币和WEB 3必然是未来香港金融主要潮流。 每篇在Cryptodnes的专栏文章,都经大量资料收集和分析,并会跟香港相关产业人士交流,得出最新看法和结论。
避險資產再度成為全球資金聚焦重心。隨著川普政府重啟貿易戰,通膨壓力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迅速升溫,黃金與比特幣再次 […]
隨著五月即將展開,比特幣市場氣氛空前高漲,多項技術指標與鏈上數據正指出,比特幣不僅有望突破10萬美元大關,更可 […]
近期比特幣市場不僅因價格自低點迅速回升再成焦點,更因長期持有者在回調中果斷加碼而展現出前所未有韌性。根據 Gl […]
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即被視為一種顛覆傳統金融資產,其每一次價格劇烈波動都牽動著全球投資者神經。近來,渣打銀行全球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