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比特幣長期持有者逆勢加碼 投資者強勁吸籌見底買入

比特幣長期持有者逆勢加碼 投資者強勁吸籌見底買入

26.04.2025 15:14 1 分鐘讀 Mark Mak
分享: 分享
比特幣長期持有者逆勢加碼 投資者強勁吸籌見底買入

近期比特幣市場不僅因價格自低點迅速回升再成焦點,更因長期持有者在回調中果斷加碼而展現出前所未有韌性。根據 Glassnode 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那些持幣超過 155 天地址——自年初以來已穩健累積逾 63 萬枚比特幣,持倉總量攀升至 1,375 萬枚,佔流通供應重要比重。

這批資深玩家多在比特幣自 6.5 萬美元啟動牛市時提前佈局,即使價格回落近三成,他們依舊堅定「越跌越買」,形成有效去化與支撐。與此同時,短線交易者則趁波動出場獲利或止損,已釋放逾 46 萬枚比特幣,短長資金分化態勢日益明顯,為市場留下了穩固底層支撐。

技術與鏈上指標共振反轉

在 3 月中旬比特幣短暫跌破 9 萬美元後,價格迅速重回 9.4 萬美元上方並穩步上揚。技術分析指標如 RSI 和 MACD 雙雙在關鍵區域出現金叉並持續上行,恐慌與貪婪指數也從低位反彈,顯示市場恐慌情緒逐漸消散、買盤力量再次回歸。

鏈上數據同樣印證了這輪反轉:根據 Arcane Research 報告,浮虧籌碼從高峰期 500 萬枚大幅縮減至約 260 萬枚,說明大量承壓資產已被長線買盤吸納,而活躍地址數與入帳地址數均出現回升,暗示網絡動能逐步修復。

宏觀政策與資金面共催

這輪反彈亦得益於一系列宏觀利多。美國決策層對降息鴿派暗示,為風險資產重獲追捧奠定基礎;國會推動穩定幣法案與比特幣儲備認可討論,加速了加密資產合規化;SEC 領導層人事調整趨於友好,為現貨比特幣 ETF 批准鋪平道路。

場外交易(OTC)機構報告顯示,3 至 4 月間每日平均比特幣場外成交量增長近 30%,反映機構對比特幣需求正快速恢復。這些政策與資金面雙重支撐,讓比特幣重回機構投資者視野。

生態創新:衍生與空投機制興起

除了傳統現貨與合約市場,新型態金融衍生產品也紛紛登場,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參與方式。近來如BTCBULL等便是一類「持幣即獎勵」空投機制,用戶只要持有特定代幣,即可在比特幣達到某一價格節點(如 15 萬或 25 萬美元)時,自動領取 BTC 空投獎勵。

這種設計不僅降低了直接持有比特幣門檻,還強化了代幣與比特幣價格連動性,兼具社群趣味與金融激勵。為了進一步鞏固價值,這類代幣通常會在觸及節點時啟動銷毀機制,實現通縮以強化代幣稀缺。

多鏈應用與 DeFi 生態延伸

與此同時,各種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也在不斷探索比特幣應用場景,例如將 BTC 鎖倉換取 ERC-20 代幣,再在以太坊或 Solana 等公鏈參與流動性挖礦;或依托合成資產如 sBTC 進行槓桿交易與對沖。這些跨鏈與衍生玩法豐富了比特幣使用場景,並透過智能合約為用戶提供更靈活收益渠道。

技術層面,Layer 2 擴容方案、閃電網絡升級與 Taproot 應用逐步完善,不僅提升了網絡吞吐量,也降低了交易成本,為更多創新應用鋪路。開發者社群正積極推動比特幣 DeFi 化、NFT 化及合成資產化,這些嘗試有望使比特幣不再僅是價值儲存工具,更成為多元化生態平台。

綜合以上趨勢,比特幣正處於一個由「長線信仰買盤」與「創新金融玩法」雙軌驅動發展期。長期持有者吸籌行動為市場築起堅實底部,各類空投與通縮代幣則為新一代資金進場提供了豐富參與路徑。

未來,若宏觀政策進一步寬鬆、機構資金持續湧入,或比特幣在支付和跨鏈應用方面取得突破,則有望推動下一波牛市攻擊。投資者在享受新玩法帶來高回報機會時,亦需謹慎防範智能合約安全、流動性風險及市場波動。

結論

比特幣長期持有者「逢低布局」、鏈上與合約市場多重資金動能,以及圍繞比特幣誕生創新衍生生態,共同構築出當前市場上漲格局。未來,隨著信仰與創新不斷交織,比特幣市場將持續演進。只要密切關注鏈上動態、技術進展與政策走向,下一個更高點或將如期而至。

 

Telegram

分享: 分享
更多的 比特幣 消息
暂无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