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的本質是法幣的鏈上映射,而當人民幣穩定幣選擇在香港啟動試點,所反映的,並非單純的技術創新,而是中國在中美金融主導權競爭中的策略佈局。香港,正成為這場新型貨幣戰爭中的前線。
香港《穩定幣條例》建立了全球首批對穩定幣發行進行全方位監管的法律框架,包含資產儲備、資金信託、資本要求、反洗錢、治理結構與跨境合規等多項條款。
根據條例,任何擬在港發行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者,必須獲得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的專屬牌照。
目前已有超過40家企業表達申請意願,包括京東、螞蟻、渣打等中國大型金融與科技企業,預示著未來的發牌將呈現「大者恆大」格局。
這套制度出現,不僅提高了香港作為金融科技中心的國際地位,也間接替人民幣穩定幣鋪設了一條合規化的國際道路。
由於香港本身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重要節點,當穩定幣試點選擇香港,不僅便於與新加坡、歐洲等地對接,更可作為「數位人民幣出海」的制度跳板,在國際合規體系中爭取認可。
中國設計離岸試驗場,美國強化主權金融主導權
中國推動人民幣穩定幣,是對美國鞏固數位美元霸權的直接回應。
美國在2025年通過《天才法案》,確立以美元為基礎的穩定幣發行制度,要求100%準備金、儲備資產可為美債或現金。
這一制度表面上是對穩定幣風險的管控,實際上也為美債創造了龐大的無息需求來源,讓美元霸權延伸至加密貨幣網絡之中。
以USDT與USDC為代表的美元穩定幣已成為全球加密交易的清算基礎,讓美元在鏈上世界也居於核心地位。
在此背景下,中國選擇透過香港推動人民幣穩定幣,是一種繞道式的貨幣創新。
相較於直接由央行推動的數位人民幣,離岸穩定幣具有更靈活的市場操作空間,不涉及資本項下的直接開放,能降低政策風險。
同時,透過香港這個「監管沙盒」,中國得以在維持本土金融穩定的同時,測試人民幣在全球數位金融中的可行性與接受度。
若香港的穩定幣制度成功啟動,人民幣穩定幣將在技術、合規與信任基礎上取得突破。
特別是在跨境電商、供應鏈金融及與新興市場的貿易結算領域,有望優先建立應用場景。這對依賴美元進行清算的新興國家構成吸引力,也為中國擴大金融影響力提供新的抓手。
不過這場制度創新同樣存在地緣風險。一旦人民幣穩定幣在全球取得實質性進展,勢必引來美國關注與潛在阻撓。
美方可能會透過制裁、禁止美元機構參與、施壓清算網絡等方式遏制人民幣數位化擴張。
如過往對伊朗銀行的制裁與SWIFT剔除先例,穩定幣也可能成為未來金融制裁的新對象。
因此,中方須以香港為據點,積極拓展新加坡、歐盟等地的制度合作,構建合規聯盟,才能實現對抗單一美元霸權多邊布局。
香港推穩定幣牌照,表面看是對金融創新與合規的前瞻部署,實質上已成為中美之間新一輪貨幣競爭的戰略支點。
美元透過穩定幣擴張主導地位,中國則以香港為跳板,嘗試透過離岸人民幣數位化建立多元清算體系。
這不是一場立竿見影的競賽,而是一場制度、技術與信任長期較量的持久戰。
香港,正站在這場變革的前沿,也成為全球注目貨幣數位化下一階段走向的風向標。
根據《巴倫周刊》的報導,俄亥俄州公務員退休系統(OPERS)在2025年第二季對其投資組合進行了顯著調整,大幅 […]
2025年7月加密市場再次熱鬧起來,資金與話題重新聚焦於迷因幣板塊。 狗狗幣(DOGE)作為迷因幣的鼻祖與龍頭 […]
當大多數加密貨幣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價格波動與新幣預售時,來自Casa的一項提案正試圖喚醒整個比特幣社群對一場 […]
隨著傳統金融與加密市場日益融合,資產管理巨頭ProShares於本週再度出招,推出兩檔專注於XRP與So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