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靠拍下廚影片起家的公司,現在竟然瞄準比特幣,打算三年內買滿5000枚!對,就是那個從YouTube起家的香港品牌,日日煮(DayDayCook)。這不是玩票性質。母公司DDC Enterprise現在已經是美國上市公司,創辦人朱嘉盈出來親自講:我們已經開始掃貨了,第一批100枚搞掂,接下來半年目標500枚,長線目標直接衝5000。
嗯?等等,烹飪平台跟比特幣有什麼關係?說真的,當這消息一出,很多人眉頭都皺起來。不是說幣圈越來越主流,但連教煮餸的也跳進來,是不是有點超展開?
但話又說回來,朱嘉盈也不是亂買。她講得很直白:這是企業級資產配置的升級。與其把錢放銀行吃通脹,不如買BTC抵禦一下這個動盪不安的世界。她還補充一句,比特幣在未來Web3時代的角色,很可能會比我們想像中還大。
那這是不是純粹想炒高股價?還是說,其實這些公司真的看到數碼資產未來會成為企業基本盤?
我們拉遠一點來看。其實企業買比特幣早就不是新鮮事。最有名就是MicroStrategy,那個天天在X上喊Buy Bitcoin的Michael Saylor,他公司持幣數量高得誇張,將近57萬枚,整整佔了全球流通量的近3%。不是說笑,他直接把比特幣變成企業金庫。
還有像Marathon Digital,那些自己挖礦自己屯幣的公司就不說了,連Tesla都曾經殺進來過(雖然後來因為環保問題賣了一部分)。Block、Coinbase這類原本就跟crypto打交道的,也沒錯過這波增值機會。
但日日煮不一樣啊,這可是做食譜出身的企業,它不是crypto native,更不是礦工。這種背景的人都開始囤幣,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有些人可能會酸:「買這麼多幣,要是跌了不就玩完?」但要是反過來想,如果Web3真的是下一波互聯網革命,那你現在不先建立資產部位,難道等大家都搶完才進場?哪來那麼便宜的比特幣等你啊?
況且他們也不是亂衝,是計劃性地慢慢配置。而且背後可能還藏著第二層盤算。比如說:之後搞區塊鏈會員系統,或者NFT食譜、Metaverse烹飪課程…聽起來有點狂?但如果你留意國外不少品牌其實已經開始玩這些概念,就知道他們未必是在開玩笑。
總之現在這波企業囤幣潮,已經不是炒一波走人那種玩法。它更像是企業在做風險對沖、長期儲備、甚至是品牌重塑的手段。對傳統公司來說,這其實是種進化。
當然風險還是在啦,加密市場本來就波動大,監管也不穩,誰都知道。但問題是:你選擇一直觀望,還是像DayDayCook這樣直接下場,邊玩邊學邊布局?
或許我們該問的不是「為什麼他們要買幣」,而是「還有哪些我們沒想到的行業,也正在悄悄囤幣中?」真的,說不定下一間進場的是你樓下的咖啡店。
一萬顆BTC換披薩?這故事真的是越聽越離譜,用幾億買兩塊披薩是什麼感覺?沒錯,每年5月22日的比特幣披薩日(B […]
在2025年5月中旬,比特幣(BTC)強勢突破104,000美元,刷新三個月以來新高,市場情緒急劇升溫。本輪上 […]
比特幣(BTC)於5月8日正式突破10萬美元,刷新三個月來新高。根據Binance數據顯示,BTC最高觸及10 […]
比特幣近期技術走勢顯示出穩健上升趨勢。儘管市場對全球經濟和美國聯準會(FOMC)即將召開會議持觀望態度,但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