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区块链 » 以太坊 ETF 質押時代來臨?貝萊德動作引爆新一輪資金潮

以太坊 ETF 質押時代來臨?貝萊德動作引爆新一輪資金潮

22.07.2025 13:00 1 閱讀分鐘 Peter Chow
分享: 分享
以太坊 ETF 質押時代來臨?貝萊德動作引爆新一輪資金潮

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正加速推進旗下以太幣現貨 ETF「iShares 以太幣信託(ETHA)」的升級,目標是在原有的ETF架構中導入質押機能。

這項變動不僅是產品結構的優化,更預示著加密金融產品正逐步向收益型資產過渡。

為此,那斯達克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修訂後的19b-4文件,希望能為貝萊德新版本ETF取得上市許可。

這項舉動的時機耐人尋味。

就在本月初SEC才核准全美首檔質押型加密貨幣ETF「REX-Osprey Solana Staking ETF」,該產品並非由傳統ETF條例《1934年證券交易法》審查,而是歸屬於《1940年投資公司法》的管理架構。

貝萊德此次申請若成功通過,將有機打破現有ETF產品不能內建質押收益限制,進一步拓展加密資產的金融化空間。

資金規模迅速擴張,ETHA成吸金主力

市場對這一趨勢的反應已明顯反映在資金流向之中。僅在本週三,以太坊現貨 ETF 就創下單日7.26億美元的最高淨流入紀錄,其中貝萊德的ETHA便貢獻近5億美元。

進入7月份以來,整體以太坊 ETF產品已累積吸引超過22.7億美元資金,刷新自掛牌以來的單月紀錄。

從資產管理規模(AUM)來看,截至7月17日,ETHA的資產已突破79億美元,顯示其不僅獲得散戶青睞,也正被視為機構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

Bloomberg ETF 資深分析師 James Seyffart在社群平台指出,貝萊德此次的質押修訂申請,最終審查截止期為2026年4月,不過若依過往經驗推估,今年第四季度即有可能獲得提前批准。

他也提及,目前已有多家機構針對質押功能提交ETF修訂,包括21Shares與Grayscale,顯示整個市場對於收益型加密ETF的需求已迅速升溫。

監管態度轉變,質押型ETF邁向制度化階段

質押型ETF的核准過程原本是一個灰色地帶,但近年SEC態度已明顯軟化。

根據其近期發言,絕大多數質押行為在形式上不構成證券發行,無需依據《證券法》進行登記註冊。

這代表以太坊質押的本質越來越被視為一種去中心化協議操作,而非傳統意義下的資本募資行為。

這樣的政策訊號也為日後更多類似產品的推出鋪平道路,尤其是結合收益與資產配置的創新架構,已被主流資產管理機構視為未來布局重心。

值得注意的是,質押並非純粹的收益工具,更涉及到資產流動性、合約安全性與協議參與等技術與制度風險。

ETF若要引入此機制,需建構一套透明的收益分配與驗證模型,確保投資者權益不受損害。因此貝萊德此舉不僅具有產品創新層面的意義,也反映其在制度設計上的穩健與前瞻。

結論:以太坊ETF進化啟動,收益型加密資產將進入主流市場

貝萊德此次推動以太幣ETF質押功能,或將成為整個加密金融市場的重要轉捩點。

傳統金融體系正試圖將去中心化的收益機制納入可監管的投資架構,這不僅讓以太坊這類資產獲得制度背書,也為投資者打開結合資本增值與收益創造的新路徑。

若申請如預期在第四季獲得批准,質押型ETF將正式進入美國監管框架,改寫以太坊資產配置的邏輯。

投資者可關注後續審核進度,以及SEC是否進一步調整核准標準,預示更多結構性創新的可能性。加密市場,正逐步邁入制度化、收益化的新時代。

周斌 Peter Chow 资深传媒人、编剧/ 演员/监製、财经作者、政治评论员、投资者、Youtuber、小说作者,作品同时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发表。 先后撰写在各媒体专栏《香港股巿分析》、《专业投资者日记》等,评论股市消息作「质检」等把关工作。他的专栏多年来吸引不少政商界人士及读者追看,有「街坊股神」称誉。

Telegram

分享: 分享
更多的 加密新聞 消息
暫無評論!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