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比特幣今日升上11萬新高後,渣打銀行最新報告引起市場震動,再度上調比特幣短期與中期的價格目標。
根據報告預估,2025年第三季比特幣有望突破13.5萬美元,年底甚至挑戰20萬,而2028年的長期預期更高達50萬美元。
這一連串激進預期的背後,不再只是建基於「四年減半」的供給邏輯,而是轉向需求端的根本性重估:機構資金透過ETF大舉進場,以及企業財庫持幣行為,正在重新定義比特幣的市場結構。
報告指出,自現貨ETF在美國獲批以來,已累計吸納超過10萬枚比特幣,這相當於直接吞噬了全市場近半年新增供給,成為一個龐大的流動性黑洞。
數據顯示ETF的資金淨流入與價格走勢高度重疊,相關性指標(R²)達到0.80,顯示ETF流向幾乎可以解釋每月的價格報酬。
上市公司也扮演推手角色。目前全球企業合計持有約85.5萬枚比特幣,占比達總供應的4%。
今年第二季淨增13.1萬枚,雖然部分來自於股權交換與財務操作,但仍顯示出企業對比特幣作為資產配置的接受度日益提高。
渣打提醒隨著價格接近10萬美元關卡,可能觸發獲利了結或高槓桿部位的清算壓力,第三季末至第四季初可能迎來波動加劇的調整期。
歷史上三次減半後的一年內,比特幣價格分別上漲7,000%、291%與541%,但2024年僅剩下43%的漲幅,顯示供給減半對價格的影響力已逐步邊際遞減。
市場開始把目光轉向需求端,尤其是機構配置、監管穩定與全球資金流動性。
值得注意比特幣年化通膨率已低於黃金,使得「數位黃金」敘事更加具備說服力,並鞏固其資產定位。
因此渣打所喊出的高價不單是情緒性的預測,而是反映出比特幣進入機構化、ETF化、財庫化的定價時代。
這對於尋求避險與成長並重的長線投資者而言,是一個新時代的入場訊號。
當然,與此並存的,還有來自高槓桿操作與短線交易者的波動風險,特別是在資金密集區突破與整理階段,更需謹慎操作。
在比特幣價值與敘事迅速機構化的過程中,散戶的參與權益也出現新的選擇。
Bitcoin BULL(BTCBULL)就是其中備受矚目的一例,這個主打「比特幣價格掛鉤獎勵」的迷因幣,目前正處於預售尾聲,累計籌資接近800萬美元,預計7月7日UTC時間下午2時正式開放領幣。
它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將比特幣的每一個價格里程碑都轉化為實質回報,回饋給所有持幣者。
BTCBULL 的設計邏輯清晰直接:當比特幣價格突破15萬美元,系統將自動啟動BTC空投,並於每上漲5萬美元後再開啟下一輪獎勵,依序至20萬、25萬等級。
此外,該代幣也設置與比特幣減半類似的通縮機制,當BTC價格達成特定目標時,系統自動銷毀BTCBULL代幣,首波從12.5萬美元起計,進一步稀釋流通供應。
這樣的設計為散戶創造三重成長動能,獲得比特幣空投、受惠於代幣數量減少、享有長期持有的潛在升值收益。
該項目亦開放52%年化的質押回報率,鼓勵使用者長期持幣並加入質押池,進一步提高參與者對系統的鎖倉信心與空投資格。
其代幣經濟模型中,15%分配給銷毀基金,10%用於空投,40%用於市場行銷,顯示團隊重視推廣與社群建構,而非單一炒作。
項目目前於社群平台上關注度快速上升,X帳號已累積破萬粉絲,並被多家媒體收錄為最有潛力的比特幣主題迷因幣。
比特幣正在進入前所未有的轉型階段,從減半週期驅動的供需邏輯,逐步演變為由ETF與財政持幣推動的「配置型資產」。
渣打的預期雖然激進,但反映出主流資金對比特幣未來角色的重新定位。
而BTC Bull Token的崛起則提供一個清晰訊號:在這個機構化浪潮下,散戶並非只能被動觀看,而可以透過新型代幣參與比特幣的每一次上漲,甚至將其轉化為實際收益與回報。
日企Metaplanet再掀全城關注,昨日宣布透過發行300億日圓零息普通債,斥資1.081億美元(約108. […]
比特幣近期持續在107,000美元附近震盪整理,儘管價格未見明顯突破,但市場普遍視這段時間為一場蓄勢待發的前奏 […]
6月下旬加密市場出現兩件極具指標意義的事件,一個發生在美國金融制度的核心房利美與房地美,正在研究比特幣納入抵押 […]
當市場因地緣政治動盪陷入恐慌,比特幣短線跌破10萬美元關卡,BitMEX聯合創辦人Arthur Hayes依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