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不了多久,有一天打開手機APP存加密幣,另一邊卻是銀行總行的冷錢包在幫你保管私鑰?這事不是幻想。台灣金管會已經證實,目前有四家銀行,中國信託、國泰世華、凱基、聯邦,正式申請進行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據說審查最快六月底就會有結果,等於再過幾週,傳統銀行也可能正式變成你的幣圈托管人。
但等等,真的這麼單純嗎?目前試辦只限加密貨幣,不含NFT或RWA資產,而且所有申請者都得提交包括資產隔離、私鑰保存、資安機制在內的七大項資料。簡單說,銀行要管幣,不是只要一個冷錢包這麼簡單,要技術要法規還要安全機制通通到位。
這畫面很微妙。以前銀行嫌加密幣亂,現在一個個都想來當保管人,難不成這就是“打不贏就加入”?不過講白了,銀行入場代表主流機構開始認真對待這個市場,但同時也意味著,有些人會開始想問,那我還需不需要自己掌握私鑰?
就在銀行還在備文件、送審、等公文的這段時間,有個去中心化錢包平台早就默默收攏了50萬用戶,預售代幣還募了超過1200萬美元。這就是Best Wallet,一個標榜無需KYC、非託管、支援60+鏈的加密錢包。
說實話,光是這幾個形容詞就讓不少人眼睛一亮,因為對於很多鏈上玩家來說,真正的Web3不是你可以登記用,而是你可以自由掌握。
Best Wallet走的不是傳統大錢包MetaMask那條路,也不是Trust Wallet那種靠時間累積聲量的老品牌。它強在整合力:你想存幣、質押、換幣、甚至投資剛起步的預售新幣,通通一站搞定。
還有一個叫「Upcoming Tokens」的聚合器功能,幫你把近期熱門預售項目集中顯示,像是最近的Wall Street Pepe、PEPU都是靠這個搶先被Best Wallet用戶掃光,才會在DEX上開盤就翻數倍。
最酷的是,它不只是個錢包,還內建DEX、即將推出市場監控、投資組合追蹤,甚至還有一張叫Best Card的支付卡,支援Google Pay與Apple Pay。當銀行還在想怎麼存你的比特幣時,Best Wallet早就在測試怎麼讓你刷BTC買咖啡。
問題來了,未來加密使用者到底會選誰?一邊是有牌銀行、有冷錢包、有法規認證的中心化資產保管;另一邊是無KYC、用戶自持私鑰、隨時參與新項目去中心化錢包。
很多人可能會說,銀行才安全。但那就像說你信託一張提款卡給分行經理保管,然後還要填表格才能領錢。Web3講的是主權,講的是自由,不是「把幣交給大人保管」。反過來說,有些小白或機構戶,真的寧願讓銀行管,至少感覺有個人要負責。
Best Wallet目前就是踩在這條模糊地帶的另一頭,極簡UX介面,入門門檻低,但功能完整,還支援多語言和多鏈交易,特別適合不熟鏈上操作又想抓住預售機會的新手。$BEST代幣未來還支援生態治理、減免手續費、8%刷卡回饋等權益,等於是把老玩家想要的功能和新用戶該有的保護都打包在一個App裡。
說到底,銀行做加密保管,聽起來穩定、安全、有規範,但也少了點Web3的靈魂。而像Best Wallet這樣的產品,才是真正走在區塊鏈原則那條路上。它不問你是誰,不要求你的身分證,只管你怎麼用它的工具去創造價值。
當然,兩條路都有市場,也都有人會買單。只是你要想清楚,未來那個每天用加密幣生活、刷卡、投資的人,到底是交出私鑰等銀行開門,還是打開App、點擊投資、自己作主。這場戰爭已經開始,選邊,現在就來得及。
一萬顆BTC換披薩?這故事真的是越聽越離譜,用幾億買兩塊披薩是什麼感覺?沒錯,每年5月22日的比特幣披薩日(B […]
多空對峙繼續,但局面好像有點不一樣了?最近的Solana真的有點耐人尋味?價格一度衝到185美元,然後又卡在1 […]
一間靠拍下廚影片起家的公司,現在竟然瞄準比特幣,打算三年內買滿5000枚!對,就是那個從YouTube起家的香 […]
隨著香港老虎證券開通加密貨幣提存功能,區內投資者對加密資產的接受度正快速攀升,Web3工具的普及已進入新階段。 […]